嘉峪關市以科學教育資源共享平臺賦能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
9月22—25日,市教育局組織開展全市科學教師專題培訓,全市800余名科學類課程教師參與培訓。
培訓依托新搭建的“嘉峪關市科學教育質量提升與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聚焦可視化課程資源應用與課堂教學創新,旨在提升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為實驗區建設注入動力。
自獲批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以來,我市積極探索科學教育資源整合與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路徑。此次搭建的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集中引入虛擬實驗、互動課件、科普短視頻等多元化可視化課程資源,覆蓋小學至高中全學段科學課程核心知識點,有效解決了科學教師備課資源分散、實驗演示難度大等痛點問題,為教師開展探究式教學提供了有力支撐。
培訓老師圍繞“新課標背景下科學課堂的轉型與創新”“可視化資源在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等主題,結合具體案例闡釋“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的教學理念。期間,針對科學教師普遍關注的課堂吸引力提升問題,特別設置“探究式教學案例工作坊”,通過解析基于平臺資源設計的 “光影變化”“電路奧秘” 等典型課例,引導教師將可視化資源與項目式學習、STEM 教育理念有機融合。
參訓教師表示,可視化教學資源的引入能有效提高科學類課程的吸引力,同時也給科學老師有效“減負”,未來將積極探索資源與教學的深度融合,讓科學課堂更具吸引力和啟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