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街道:深耕精神文明建設 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近年來,雄關街道緊緊圍繞打造新時代社會治理典范城市工作要求,積極推動精神文明建設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以思想鑄魂、惠民立心、實踐賦能、培育新風為路徑,為街道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精神力量,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
以思想引領為魂,治理根基持續穩固。始終堅持將思想文化引領貫穿于城市基層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精心打造“向陽花”宣講隊、“峪善峪美”流動課堂等特色理論宣講品牌,采用“理論宣講+文藝宣傳+文明實踐”模式,以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組織開展全國兩會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移風易俗主題宣講等活動87場次,專題研討24次,實現黨的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切實筑牢文明思想根基。
以創城成果為基,群眾憂難持續紓解。秉持創建為民惠民靠民育民的工作理念,充分發揮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資源優勢,推動建立聯合調度、定期協商、活動聯辦等工作機制,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電梯安裝、停車位增設、綠化提升、口袋公園建設及“一刻鐘便民服務圈”打造等系列便民服務項目,眾多老舊小區面貌“蝶變新生”,雍和馬路市場秩序井然,西域花園實現“由亂到治”的蛻變,做到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過程切實轉化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改善民生的生動實踐。
以文明實踐為橋,治理潛能持續激發。持續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目前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18個,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培育形成了“青春之花”公益課堂、“合小美促實踐”志愿服務等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以“鄰里文化節”“我們的節日”為載體,開展非遺傳習培訓、民俗文化展演、親子運動會等活動720余場次,深入推進“書香建設”,打造“漂流瓶”“太陽花”等 20個讀書品牌,開展“我是領讀人”“鄰里悅讀會”等閱讀活動110余場次。精準對接需求,開展心理咨詢、矛盾調解、家電維修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480余次,受益群眾達2.1萬人,進一步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軟實力”。
以文明培育為脈,城市底蘊持續厚植。縱深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學雷鋒志愿服務、文明社會風尚行動,積極推薦申報轄區“身邊好人”9名、“新時代甘肅好少年”4名,同時著力落實先進典型禮遇幫扶機制,通過邀請先進典型觀看文藝演出、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宣講等方式,樹立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鮮明價值導向,以榜樣力量激發居民共鳴,推動全社會形成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的良好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