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嘉峪關市2018-2020年農業保險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
嘉政辦發〔2018〕140號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嘉峪關市2018-2020年農業保險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
各區,市政府各部門,在嘉各單位:
《嘉峪關市2018-2020年農業保險工作推進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8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嘉峪關市2018-2020年農業保險工作
推進方案
為加快推進我市農業保險工作,防范因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造成種養產業財產損失,保障農業農村持續快速發展,根據《農業保險條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和《甘肅省2018-2020年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按照省政府關于農業保險“成本墊底、收益托底、六大產業全覆蓋”和“三年兜底、五年平衡,區分特點、精設品種,普惠與特惠兼顧,貧困戶一戶不落”的總體要求,圍繞牛、羊、菜、果、藥等特色產業發展,以保障農戶收入穩定為目標,大力開展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工作,為推進全市農業農村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一)堅持因地制宜精準設計險種。在執行中央和省級補貼險種的基礎上,圍繞洋蔥、日光溫室、胡蘿卜、甜葉菊、枸杞等特色產業發展開設險種,對自然災害風險大和市場風險大的產業實行兜底保損失。
(二)堅持注重社會效益原則。保險經辦機構要認真履行服務全省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服務“三農”全局,統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5年為經營周期,堅持讓利于農戶,保本微利,以豐補欠,五年總體平衡。
(三)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農林、財政、發改(物價)、商務、統計、氣象、金融、保險行業協會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積極引導農戶自主自愿選擇參加保險,推進農業保險工作穩步開展。各保險經辦機構要提高承保和理賠服務工作質量,確保“五公開、三到戶”(惠農政策公開、承保情況公開、理賠結果公開、服務標準公開、監管要求公開和承保到戶、定損到戶、理賠到戶)工作要求落到實處。
二、目標任務
緊緊圍繞特色產業發展,保障種養產業收入穩定,構建“中央補貼品種、省級補貼品種、市級補貼品種”相互補充的風險保障體系,分年推進農業保險“增品擴面提標降費”工作。
(一)2018年目標任務。我市2018年開展的能繁母豬、奶牛、公益林3個中央補貼政策性保險品種已經完成,不再擴面。按照甘肅省2018年第二批農業保險計劃申報要求,省、市級新增財力主要用于新增開辦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設施蔬菜、育肥豬、雞等6個省級補貼品種和洋蔥、日光溫室、農村家庭財產3個地方特色品種。
(二)2019年目標任務。統一執行全省提標降費后的新標準,爭取開辦育肥豬中央補貼品種,將2018年以前我市自主開展的洋蔥價格保險和日光溫室保險分別納入省級高原夏菜和設施蔬菜保險補貼品種,在推進中央和省級補貼品種擴面工作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省級財政特色品種“以獎代補”政策補貼資金,爭取開辦西瓜、甜葉菊、枸杞等特色品種。
(三)2020年目標任務。進一步推進中央和省級補貼品種的擴面工作,繼續開辦“一縣一(多)品”特色品種,根據產業結構和種養戶需求,不斷擴大特色品種數量和規模,爭取省級財政以“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補助。
三、保險方案
以保障特色產業發展和種養產業收入穩定為目標,積極開發成本保險、收入保險和價格保險產品,引導多元主體參與,構建“多層次、多方式”的產業發展。
(一)中央和省級補貼品種和費率。2018年我市開展的中央補貼成本保險有能繁母豬、奶牛、公益林3個品種,按照2018年4月省財政廳下達計劃標準執行。根據《甘肅省2018—2020年農業保險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和甘肅省2018年第二批農業保險計劃要求,增設開辦肉牛成本、肉羊成本、高原夏菜目標價格(含種植成本)、設施蔬菜收入(含棚體損失)、育肥豬目標價格(含養殖成本)、雞收入等6個省級補貼品種。執行全省統一保額和費率,大幅度提標降費,各保險品種的具體保額、費率、保費分攤比例詳見附件。
(二)“一縣一(多)品”特色品種。根據我市實際需要,2018年我市開辦的特色品種有農村家庭財產綜合保險、日光溫室保險和洋蔥價格保險3個品種。農村家庭財產綜合保險、日光溫室保險具體承保方案參照《嘉峪關市農村家庭財產綜合保險日光溫室保險實施方案》(嘉政辦發〔2014〕120號)執行,洋蔥價格保險參照《嘉峪關市洋蔥價格保險工作實施方案》(嘉農林發〔2016〕153號)及相關補充文件執行。2019年、2020年洋蔥價格保險和日光溫室保險分別納入省級高原夏菜和設施蔬菜補貼品種,爭取開辦西瓜、甜葉菊、枸杞等特色保險品種,具體保險標的根據實際開辦品種確定。按照“一縣一(多)品”特色品種“以獎代補”政策“先行報備,年底獎補”的原則,結合我市自身產業特點,積極申報備案開辦的特色保險品種,爭取納入甘肅省種養產業綜合保險,由省級財政給予獎勵補助。
(三)特色農險支持農村“三變”改革。鼓勵我市保險經辦機構圍繞農村“三變”改革需要,設計開發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股金分紅履約保證保險等特色保險產品,建立健全農戶參與“三變”改革的風險防范機制,促進農村“三變”改革工作快速、有序、高效開展。
四、組織實施
(一)申報流程。根據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林業廳下發的申報農業保險計劃通知,由農林、財政部門組織申報全市保險計劃。按照省農牧廳、省財政廳、省林業廳分解下達的保險計劃和資金,各相關部門會同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落實保險工作任務。“一縣一(多)品”特色品種由農林、財政部門按照“一縣一(多)品”特色品種“以獎代補”政策向省財政廳、省農牧廳申報備案,爭取納入甘肅省種養產業綜合保險。
(二)承辦機構。執行全省統一保額和費率,由財政、農林等部門根據《農業保險條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以保險經辦機構的承保和理賠服務能力為主要條件,選擇確定符合條件的經辦機構,同時要考慮保持一定期限內經辦機構的穩定,引導經辦機構加大投入,不斷提高保險服務水平與質量。
(三)保險服務。各保險經辦機構要切實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政治站位,嚴禁擅自變更保額和費率,要從服務“三農”、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局出發,積極向農民宣傳農業保險政策和相關知識,依法依規開展農業保險防災防損、查勘定損、承保理賠等工作,提供優質、高效的保險服務。同時,加強基層保險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保險工作臺賬管理和公示公開制度,確?!拔骞_、三到戶”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每月5日前定期向市政府及農林、財政等部門通報理賠情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農業保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農林局牽頭,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統計局、市氣象局、國家統計局嘉峪關調查隊、市保險行業協會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分工協作,密切配合,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農業保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意見和建議。市農林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農業保險工作,發揮行業管理優勢,協助保險經辦機構承保到戶、查勘定損和賠付兌現,配合提供農產品價格信息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市級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籌集、撥付、結算等工作,并加強對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的監管。市發改委負責牽頭建立農產品價格采集和發布機制,會同農林、統計調查、商務等有關部門權威發布農產品價格信息。市商務局負責配合提供農產品價格信息。市政府金融辦負責動態跟蹤檢查當地農業保險工作的推進情況,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及時組織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并加以協調解決。市統計局負責提供全市種養產業基礎數據,配合提供農產品價格信息,協助市農林局、市保監協會等有關部門核實承保數據的真實性。市氣象局負責及時向社會發布天氣信息,提醒農業生產經營者及時做好氣象災害防范工作;協助保險經辦機構探索開發氣象指數類保險產品,免費為受災農戶提供氣象災害證明及相關服務。國家統計局嘉峪關調查隊負責配合提供農產品價格采集信息。市保險行業協會負責指導監督保險經辦機構開展農業保險業務,依法查處農業保險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切實維護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及農業保險市場秩序。
(二)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堅持財政、幫扶單位及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籌集保費。在市級財政籌集市級保費補貼資金的同時,鼓勵和引導各幫扶單位、農業龍頭企業等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幫助籌集保費。通過多元化的保費籌集方式,有效降低財政和農戶保費的籌集壓力,為農業保險工作順利推進提供資金保障。
(三)強化監督考核。市保險行業協會要加強對保險經辦機構的監督,確保農業保險工作依法依規開展。財政、農林等部門要加強對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使用情況的績效考評,按照省上制定的農業保險績效評價方案,對全市農業保險工作開展情況和保費補貼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績效自評,按時向省財政廳、省農牧廳報送績效自評報告和相關證明材料。
(四)安排工作經費。保險經辦機構要按照省上規范農業保險工作費用有關規定提取和列支農業保險工作經費。市財政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適當安排工作經費,用于宣傳推廣農業保險。
(五)加大宣傳引導。各有關部門和承保機構要加強宣傳,提高農業保險的知曉度,努力營造農業保險扶貧的良好氛圍。農林、財政、金融等部門和保險經辦機構要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電視、報紙以及新媒體等手段,向廣大農戶宣傳普及農業保險知識和政策,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差異化宣傳,迅速消除政策盲點和認識誤區,提高其對農業保險的知曉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參保意識,引導其積極投保農業保險。
抄送:市委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
|
嘉峪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8月8日印發
|